科学研究

 科研动态 
 数理讲堂 
您的位置: 学院首页  >  学术科研  >  科研平台  >  重点学科-数学  >  正文
数学学科建设“十三五”规划
2015-09-06 02:42     (点击:)

高等数学教研室

一、指导思想

数学学科建设中将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集中有限财力,大力开展数学重点学科建设,为申报应用数学一级硕士点奠定基础。

二、学科建设发展概况

我院数学学科于2013年被学校遴选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属于学校重点建设学科。本学科经过二年校级重点学科建设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和较突出的建设成果。确定了六个学术研究方向,并开展了多次研讨活动。教师科研积极性空前提高。

三、数学学科现有基础、条件和水平

我校数学学科由原中南工学院基础部与衡阳医学院合并而成,其二级学科应用数学于200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2007年开始招生。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有微分方程及应用、生物数学、风险分析与数学建模、信息安全与可靠性分析、计算数学及应用等五个研究方向。

学术队伍:本专业具有较强的师资力量,现有在岗教师36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2人。在职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16人,硕士学位者10人,其中硕士生导师9人。在职教师中,45岁-55岁教师12人,35岁-45岁教师8人,35岁以下教师16人,本学科教师的年龄、学历以及职称结构合理。

科学研究:本学科教师中有四人是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一人是校新世纪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0年以来承担纵向项目17项;总经费120余万,主持国家自科基金天元基金2项、青年基金1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基础研究项目多项,主持了包括国家博士后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以及省科技厅项目的省部级课题10余项市厅级课题近20项。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被SCI收录65篇,发表教研教改论文10余篇。

数理学院数学学科现有微分方程及应用、生物数学、风险分析与数学建模等6个科研团队,学院制定了对科研团队的管理和奖励办法,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微分方程及应用和生物数学团队在省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

人才培养:该学科已招收5届硕士生,共41名硕士生,已毕业19人,硕士生的人才培养质量高,受到学校相关领导的普遍好评。如07级硕士生钟记超同学毕业时发表的论文有2篇被SCI收录,被批准立项湖南省研究生创新基金,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南工业大学工作。

条件建设:学院对学科建设高度重视。今年来,学院给所有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老师都配备了电脑及相应的办公用房,数学学科的所有硕士生导师还配备了一台供研究生使用的电脑,有专门的研究生学习室;学院大力支持教师的学术活动,并规定划拨了专门的经费供老师们参加国内学术会议。

学术交流:学院鼓励老师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数学学科近年来有朱惠延和欧阳自根两位教授先后由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到加拿大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学术访问,与国外同行进行了密切合作,廖新元教授、廖茂新副教授、许友军副教授等也与国内外同行进行了密切的学术合作,扩大了我院数学学科在国内外的影响;学科定期邀请了国内外的专家来校进行学术讲座,为本学科学术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学院制定了学术讨论班的制度,每个学科,每年进行12次以上的学术讨论,使学员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社会服务: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学科,本学科加强与核、医的结合,如欧阳自根教授、刘亚春教授参加邹书记领衔的课题与中核404合作开展乏燃料后处理的研究;朱惠延教授与医学院合作开展爱滋病的研究;王礼广副教授与附一合作开展心血管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标志性成果:1.在微分差分方程、生物数学及动力系统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在Hamilton系统的谱理论等方面做了开创性的研究,其结果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J.D.E上;对一些生物种群的周期性变化以及行波解有较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在差分方程理论方面,解决了著名数学家G.Ladas等人在国际期刊J.D.E.A上提出的一些公开问题和猜想。

2. 对医学中的传染病控制理论方面做了深入研究,修正并研究了HIV、HBV感染以及体内肿瘤生长等动力学模型,获得了较好的理论成果,其结果发表在英国著名期刊Proc. R. Soc. Lond. Ser. A Math. Phys. Eng. Sci.,Nonlinear Analysis上。

3.在风险分析与数学建模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经验。

四、数学学科建设中优势和不足

优势:本学科是国内较早从事泛函微分方程研究的高校之一,目前,在泛函微分方程稳定性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影响;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设和优势,我校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从事生物医学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利用流体力学、计算数学的方法研究心脑血管,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不足:部分学科方向的研究梯队还不完整,需要加强。

五、“十三五”期间的建设目标

1、凝炼学科方向、强化学科特色

凝炼学科方向是学科建设的关键环节。凝炼学科方向是指在学科建设中要形成相对稳定的具有较高科研水平与明显特色的研究方向。目前,已在重点学科中选定了六个学科方向,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生物数学、偏微分方程、计算数学、数理统计及其应用、代数及其应用,特色较为明显。但是学科的综合性不强,整合水平不高,学科的人才培养功能较弱,学科对专业建设的支撑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尚未形成良性互动。根据数学学科的优势和不足,我们将遵循“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原则,体现“四性”(即前瞻性、服务性、创新性、可比性)的基础上,围绕选定的三级学科方向组织开展科研活动,强化三级学科特色,不断提高重点学科的科研水平,形成稳定的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和明显特色的研究方向。

在重点学科建设中,科研是学科建设的载体,是学科建设的动力,通过科研可以促进学科队伍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学科基地建设,从而推动整个学科水平的发展和提高。在科研方面,我们还存在方向散、规模小等缺陷,从而制约了科研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因而,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改变科研单打独斗的局面,发挥科研的综合优势,加强科研的交叉与联合,提高科研水平,扩大科研规模。

2、抓好队伍建设,优化队伍结构

学科建设的关键在于抓好学科队伍建设,抓好学科队伍建设的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水平高、数量足、结构合理的学科队伍。目前,学术队伍建设亟需加强,我们还缺乏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吸引、稳定优秀学科带头人特别是杰出学科带头人的机制不健全,难以满足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学科队伍的建设应从一般成员、学科骨干、学科带头人等三个层面着手。目前,这三个层面的人员存在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无专职科研人员等差距,学科带头人在国际国内学术界的影响力有待增强,他们的学术地位、学术威望、学术声誉的高低直接影响硕士点建设和重点学科的发展。学科骨干和一般成员在数量上需要进一步充实,科研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学科骨干和一般成员采取引进和自我培养相结合,提供机会让他们外出进修和访问。2015-2016年,计划培养或引进高层次学术带头人2-4名。进一步完善学术交流机制,加速提升本学科成员的学术水平。每年派出1-2名中青年学术人才到国内外访学、进修和合作研究。同时,督促基本达到晋升教授职称条件的教师积极申报课题和写高质量文章。有计划选派学科成员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每年邀请国内外4名左右的知名学者来校短期访问;积极举办、承办和协办国际和国内的学术会议。实现学术队伍结构的合理优化,建设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高水平学科队伍。

3、加强学术团队建设

强化重点学科科研管理,促进重点学科科研从个体科研向群体科研的转变,发挥群体科研优势。按照现有的人员情况,分别成立以学院学术骨干为组长的课题组,负责常规管理。课题组之间密切配合,相互支持,组内定期开展学术研讨和研究进展分析,积极申报各级科研课题。2015-2016年,在国家一级刊物或SCI索引的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篇左右,争取主持国家级项目1-2项、省部级项目2-3项。

4、增强重点学科的科研势力,提高学术水平,扩大学术影响

通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研条件,但创新能力仍然不强。重点学科建设缺乏高水平的科研平台载体,某种程度上制约着学科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存在科研经费不足,每年人均科研经费偏低,课题立项级别不高、立项项目偏少、论文发表质量不高等问题。为此,我们将鼓励学科组成员积极申报高级别的科研项目。鼓励学科梯队主要成员每人每年完成1至2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出色完成在研的科研项目,取得高质量的原创性成果;发挥团队作用,鼓励学科成员积极申报科研项目。争取在“十三五”期间成功申报3-5项国家级科研课题。同时加大对外合作力度,争取横向课题,弥补科研经费的不足。提高学术研究水平,使科研论文更多地发表在一级核心及以上期刊。

5、注重基础应用研究,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体现学科建设的服务性

“服务性”是学科方向的凝练需要体现的“四性”之一,而我们的科研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方面,基础应用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研究不多,未能体现“服务性”,社会影响力小。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是科研经费的限制,无法开展具有较高水平的应用性科研;二是科研人员自身的素质,重点学科教师主要毕业于理科专业,受到应用科研熏陶不多,缺乏科技开发的氛围;三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奖励制度不健全,力度不够。要打造学科品牌,创建学科特色,具有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一是靠培养高素质人才;二是靠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三是靠科技开发,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贡献。科技开发首先我们要着眼于长远,通过科技开发培养和引进一批技术开发人才,专注于高科技的应用研究项目。同时也要立足于现实,尽快地开展应用研究,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增强自身实力,扩大社会影响,增加科研经费收入。最终达到“理论研究带动应用研究,应用研究推动理论研究”的目的。为此我们将突出微分方程、生物数学、计算数学、数理统计方向的应用性,寻求与政府和企业的合作,扩大本学科的影响力。

2015年3月

关闭窗口

地址:湖南省衡阳市南华大学雨母校区崇德楼     电话:0734-8282453     邮编:421001     版权所有:南华大学数理学院